跟我打招呼的是軒寶齋的年輕夥計。
夥計口中所提到的割愛請貨也是行話,也就是古玩場上詢問出貨還是買貨的意思。
我放下牛仔背包,抱著漆木奩盒:“想出件東西,麻煩掌櫃師傅掌眼。”
年輕夥計跟我差不多年紀,穿的是軒寶齋標準的黑馬褂,他瞥了眼我手中的奩盒,再看我身上穿著寒酸,語調也是隨之冷了三分:“你跟我進來吧。”
軒寶齋的門麵相當闊氣,四門四開的紅木門臉,店內的裝潢設計考究,進門就是一間開闊的廳堂,周圍的藏品貨物成“川”字行排列,從南至北依次是瓷器、字畫、玉器、石雕、雜件結構。
店裏頭分別請了六位鑒寶師傅,分別對應六種古玩品種的分類,我手上的奩盒歸屬雜件,年輕夥計就把我帶到靠南門的櫃台邊上,一位資深鑒寶師傅的跟前。
這是個約莫四十歲上下的鑒寶師傅,戴一副金絲鏡框文質彬彬,手邊托一把宜興鍾德紫砂壺,說一口地道的金陵話。
“小夥子你這是個奩盒,古代女人用來化妝、盛放胭脂水粉的盒子,你這物件有什麽說法嗎?”
我說沒什麽說法,就是剛從早市上撿到的漏,請師傅幫忙估個價。
師傅聽說是個漏,挑頭嗯了一聲,目光隨之落在漆木盒子上。
我把漆木盒子放在櫃台上,師傅掏出手電和放大鏡,正打算仔細研究一番,突然大廳斜對麵辦公室的門開了,從裏頭走出來幾個人,首先映入眼簾就是個熟悉的麵孔。
米色風衣、淨爽馬尾、眼眸很有神的漂亮女人,這不是剛才在攤子上截胡那個姓宋的姑娘嗎?
美女抬頭也愣了一下,顯然也認出了我的身份,嘴角酒窩盛開:“咦?這不是早上的那位小哥嗎?”
她話音落下,辦公室內陸續走出來一位年邁老者,老者身著一身唐裝,身形消瘦精神矍鑠,眉宇之間麵露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