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寶鑒:我用贗品換國寶

第40章 第040章 亮寶

研究古磚瓦礫的人都知道,古代的磚,尤其秦磚具備一個特殊的屬性。

所謂好磚不露麵,陰磚滿地走。

從秦始皇到現在,沒有一塊青磚能夠逃脫兩千多年的風吹日曬,而目前市麵上所見到的秦磚真品,唯一的來源就是從地底下挖出來的。

也隻有從地底下挖出來的秦磚,才能保持千年不變的外形和質感。

羊城這位老板顯然忽略了這一點,甭管這塊秦磚多麽的稀缺,它始終是從死人墓中挖出來的,死人的物件拿到現場來賀壽不合適,拿來換轉運金佛更不合適。

……

其後登場的便是金陵聚寶盆的劉憲坤老板,他帶來了一件和田玉的玉如意擺件。

劉老板的玉如意足有三十公分的長度,十多公分的高度,整體玉色圓潤玉質晶瑩剔透,在如意的頭尾兩部分還特別做了金鑲玉的鑲邊工藝設計。

“劉老板!您這是家裏的鎮店之寶給拿過來了呀!”

高滿堂對這件顯眼的玉如意毫不吝嗇誇獎之詞:“玉如意的料子十分少見的和田玉整料開切,放眼和田玉的玉石中這麽大的料子那可是非常罕見的啊,先不說它的做工工藝如何,單獨這塊巨大的和田玉料子,沒有一百萬根本下不來,所以劉老板您這件寶貝真的是讓人眼熱啊。”

高滿堂這番話雖說滿是誇讚之詞,但明眼人都能聽出他的弦外之音,整件和田玉玉如意除了玉料的塊頭大、和田玉的品質尚可,其它壓根就沒什麽優點可說的。

玉如意的造型土氣平庸,做工粗糙、細節處理一般,總結成一句話,好白菜讓豬給拱了。

好的和田玉料子沒碰到好雕刻師傅,說白了,這玉如意的估價價值就是其本身料子的價錢,反看他玉如意的造型卻給它減分不少。

所以結果不用多說,這大號和田玉玉如意自然也入不了高老爺子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