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曉磊扶著厚厚的鏡框,眸光之中盡是不屑。
我選擇無視他的藐視。
師爺就曾經說過,鑒賞一件藏品寧可無言切勿斷言,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寧可不去開口品鑒,也別妄下結論被人落下話柄。
我仔細看了字帖內的相關內容,大致看出這是幾個文人題寫的祝壽賀詞,這些文人當中有楊宗華、有顧金山、曹震、其餘落款上的字號我不是很熟悉,還包括了一張沒有字號落款的字帖。
東西基本可以斷定是晚清鹹豐年間藏品,它的品相是值得肯定的,無論是封底、還是字帖的頁麵都保存的相當完好,內部的每一張字帖的表麵都塗抹了石蠟,並且還能聞到有驅蟲的草藥味道。
說明主人對它極其愛護,應該是從它誕生開始就做足了功課,160年的字帖能夠保存到這麽完整的品相著實是難得一見。
“方老師,我也可以了。”
我鑒賞這副字帖用了將近八分鍾的時間,盡管比苗曉磊多用了幾分鍾,但我內心心裏基本上有了底,至少看出了這幅字帖的特別之處。
方越老師應聲點頭:“那就從小磊開始吧,小磊說說你看出什麽來了?”
讓苗曉磊先行闡述,這就能體現出品鑒時間上的優勢。
就好比這是一道數學題,答案隻有一個,苗曉磊先行說出了解題過程和結果,如果我的思路和他一樣,那麽比試的成績就毋庸置疑了,苗曉磊必然是最後的贏家。
我心裏也不慌,如果對方真的能將這字帖說清楚,且隻花了三分鍾的時間,那必須得承認苗曉磊的厲害,承認別人優秀不算丟人。
“老師我就直說了!”
苗曉磊在開口之前不忘瞥了我一眼:“先來說這字帖的來曆,《全壽貼》?《全壽貼》通俗來說就是慶祝壽宴的賀壽字帖,主人花錢請名人來題字、題貼、恭賀壽宴,就跟我們現在很多土豪花錢請人明星登台唱歌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