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地下城市的隧道逐一被打通。
建設地下城市的任務即將要開始。
所有關於基建的論壇和通知群裏,都炸了鍋。
裏麵所有人都在談論各自領到的任務。
“各位同學,你們是不是也受到了老師的通知,說要咱們去參與新城市的建設?圖紙發下來的瞬間我直接原地驚呆,這是什麽樣的建築,咱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這群裏幾百口人,估計沒人聽過這樣的樓房。不用打地基,這誰敢想?不過內部的構造還是差不多的,隻不過在細節上略微不太一樣,很多該省略的地方直接省略了。在我見過的所有圖紙裏麵,這絕對可以算上設計最精妙的一個!”
“普通的北方居民樓頂多有個地暖,這可倒好,直接屋子的四麵全有熱源管道。普通樓房隔音完全靠鄰居自覺,這個直接四麵全配有隔音材料,還是三層夾心式分布!”
所有學生都在激烈地討論。
想到自己就要參與大國的建設,所有人的心情都無比激動。
激動之餘,每個人都十分震驚。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
自己畢業以後的幹的第一單,就是給大國民眾建造家園。
而且還是科技感爆棚,走在設計前沿的樓房!
眾人複雜的心情背後,更多的是壓力。
這些學生都學過地理和氣候。
他們深知現在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擁有避難功能的新城市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國家已經培養他們很多年,他們是時候該站起身來。
為大國分擔一些壓力!
中午十二點,寧橋的辦公室內。
宋良刃正在向寧橋匯報。
“寧總指揮,就在剛剛,全球氣象學者聯合起來發布公告。他們一致認為在接下來的氣候發展變化中,全球的氣候會發生較大改變,他們建議全球民眾囤好應對寒冷和炎熱的物資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