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
李長生一整天都待在這裏發呆!
昨夜宴請何百戶後得到的一些消息讓李長生心裏有些不安。
整個局勢可能很快要發生一些變化。
自己如今雖然已經後天六重,可依舊沒有能夠抵禦這種風波的能力。
甚至一個小小的動**就能讓他遇到危險。
作為一個準備低調苟下去的小人物,李長生必須要提前謀劃。
“這群吃飽了撐得油頭粉麵貨色!”
李長生不由得罵了一聲。
聽何百戶的意思,並非鎮國公秦忠想要回來,而是朝堂中一些重臣連連上書皇帝,要求皇帝將秦忠召回來。
他們認為刀兵之事,點到為止,把大乾的威勢打出去就足夠了。
至於攻城拔寨推平他國之事最好不要發生。
見好就收才是正解!
這群鼠目寸光的假仁假義之輩。
可能是讀書讀壞了腦子!
對於敵人的仁慈就是對於自己的殘忍。
秦忠都已經快要殺入大漠之中,可是最終皇帝還是下旨了。
聖旨連下五道,召秦忠回朝複命!
最終秦忠停下了征戰的腳步,傳回消息不日將返朝。
可是得知秦忠回來的消息後,這群大乾重臣又開始惴惴不安,他們擔心秦忠回來會改變現在朝堂的格局。
這種患得患失,勾心鬥角的臣子讓李長生也感覺有些憤怒。
這種人不全部殺了留著過年嗎?
多好的開疆拓土一勞永逸的機會!
一想到這裏,李長生對於秦忠倒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同情。
不管他有沒有野心,有沒有功高震主的想法。
可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的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他也在發揮自己的能力將大乾叛軍和邊境的隱患除掉。
這是一個幹實事的人才!
相比於朝堂那群小人,李長生覺得秦忠倒是一個實幹家。
可是皇帝或許是擔憂秦忠威脅他的地位,亦或是害怕秦忠功勞太大無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