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開始嚐試研究,耗費十二年才完成編程出泡泡這個人工智能。
半年前編程出泡泡,他這才開公司,準備發力,大力發展水藍星科技,進而進入星辰大海,隨後在星辰大海自由自在遨遊。
其餘任何勢力都不可以,唯獨他可以。
結合自己知識,配合泡泡,給他二十年時間,他就可以開始進入星辰大海。
二十年,也就是2040年才有機會,好像很漫長。
人類現在發射火箭頻率看似後天就能進行星際旅行。
事實上,除了秦昊天,再給人類五十年,也無法做到星際航行進入星辰大海。
現在無人飛船進火星,最快也要三個月。
進入星辰大海,怎麽也是能自由在太陽係來來往往,還要帶著人,沒太大危險,速度還不能太慢才行。
想要做到這些,全人類摒棄前嫌,通力合作,才有機會在五十年左右完成目標。
能源、物資、材料、發動機、數據、數據處理甚至飛船落腳點等等,可不是嘴皮說說就能做到。
秦昊天擁有龐大知識庫,可要沒人工智能泡泡,他也不敢說在二十年就能進入星辰大海,自由自在遨遊。
進入,可和跑去看一眼不同,和發射個沒人的鐵玩意兒不同。
泡泡性能說不上多強,但卻能以人類思維交流,沒有感情,但在處理數據方麵卻在不斷成長。
泡泡大部分數據分散在全球800萬用戶的計算器中,現在隻算一個超級強大的數據處理程序而已,和水藍星其他勢力研究的所謂人工智能相比,勉強可以配得上人工智能。
但總有一天,它能成為真正人工智能程序。
整個過程,是雙方不斷受益的過程,秦昊天不斷積蓄科技實力,泡泡不斷迭代,提升數據處理能力等。
這才是他要開公司的原因。
不開公司,你怎麽找科研人才,不斷積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