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回了已經收回的陰世賬,薛成玉回到陽世,繼續和趙小蔥前行收集陰世賬和百鬼液。
這天,他們來到了隰州地區的東山村。
這次,他們要去尋找東升村的一個叫做馮保山的男子。
這個馮保山,本是個窮秀才,直到他人近四十的時候,他的老婆才給他生了個孩子。
馮保山老來得子,非常高興,就給自己的孩子取名馮鶴鳴,表字九皋。
這個名字是取自詩經中的《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玉。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馮保山給孩子取這個名字,目的很明顯,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靠著讀書考取功名。
可是,馮鶴鳴卻沒有遺傳馮保山的基因,他不喜歡跟著秀才讀書,而是喜歡舞刀弄劍。
馮保山見自己的孩子不想讀書,也沒有辦法。
孩子十八歲的時候,就索性送孩子去跟一個殺豬匠學殺豬,好謀得一技之長,不至於自己死去之後,孩子的生活沒有著落。
可別說,馮鶴鳴雖然不愛讀書,但對殺豬卻非常有興趣。
他殺豬的時候,懂得在最恰當的時候用殺豬刀進入豬的脖子,然後讓豬迅速死掉,減少了豬的痛苦,而且還能給豬的主人帶來數量充足的豬血。
特別是他給分解豬肉的時候,更是迅速,那些豬肉在他手裏,不消一炷香的功夫,他就能做到骨肉分離,而且肥瘦相間,次序分明。
就這樣,窮秀才的兒子馮鶴鳴不愛讀書愛殺豬,長大之後,他就成為了一個很有名氣的殺豬佬。
東山村有個人叫馮大虎,他是村裏最富有的人,也是村裏心最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