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木匠李石頭,薛成玉和趙小蔥又上路了。
這次,他們來到了河南腹地的一個山村,名叫羅家村。
村裏的老百姓大部分姓羅,而且村民們大都從事泥瓦、木匠等,以此換來口糧謀生。
一路走來,他們的盤纏已經不多。
雖然說是收了不少的陰世賬,但這些陰世賬一收完,馬上就會被陰世賬簿吸走,不留一點渣。
薛成玉暗暗嘀咕:看來,這個孟婆也是吝嗇鬼,這麽多的陰世賬,咋不留一點生活費給我啊?
沒辦法,還是人族和薛成玉隻能和趙小蔥饑一頓飽一頓地前行。
為了生活,來到羅家村的薛成玉決定暫時留下來,好找個工作,賺點盤纏再上路。
在羅家村,他們租住在了一個叫做羅大海的小夥子家裏。
羅大海的父親早亡,隻剩下他和老母親王氏兩人相依為命。
在羅家村,羅大海的家可算是非常貧困的,除了兩個老屋子,一畝薄田,就再也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了。
不過,羅大海這個人人窮誌不短,除了人厚道,做事還非常勤快。
薛成玉借住羅大海家的時候,他不但不收薛成玉和趙小蔥的房租,還常常和他們一起吃粗茶淡飯,這讓薛成玉感到非常的不安。
因為他知道,自己入住羅大海的家,其實就是為了收走羅大海母親王氏的陰世賬的。
不過,這一切對羅大海和王氏來說,這是天機,他們是根本不知道的。
隻是,在陰世賬簿上,王氏的祖宗是向杞梁殖賒了一個東西,這個東西雖然小,但1200年過去了,這個小東西也應該物歸原主了。
羅大海有一門手藝,那就是泥瓦匠技術。
老話說“三年泥瓦匠,十年非農人”,雖然說做泥瓦匠隻要三年就可以學會。
但是,但是,泥瓦匠這門手藝看似簡單。
但既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從它的工藝製作可見它的辛苦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