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人心不足蛇吞象”,病死在了獄中,老樵夫很傷心,薛成玉也感到過意不去。
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盤纏都留給老人,讓老人好好過日子,自己就辭別了老人和花衣人,回到了名州府的衙門前,繼續等待趙小蔥的到來。
終於,趙小蔥來了。
這次趙小蔥回道觀,是參加吳豹道長的加冕儀式,出來的時候,吳豹道長還交代,等薛成玉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之後,一定要回到道觀。
薛成玉可不管這個,他知道趙小蔥來了,他就高興了。
於是,兩個人就在明州府繼續尋找那個欠下陰世賬的人,可是找了很久,他們都沒有找到。
晚上,兩人又打開那本陰世賬簿,發現在這次要收賬的人名下麵,竟然寫著一行小字:“要收此賬,速去龜背。”
名州府地區有個漁村,就叫龜背村。
龜背村是魚米之鄉,村前的那一條最寬約三百米的龜背河,流向大海。
據說,這條大河的下麵有一條特殊的水道,是通向龍宮的。
不過,這雖然隻是一個傳說,但河裏的魚蝦眾多卻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因此,這條龜背河養育了龜背村幾百口人,是龜背村的母親河。
為了能夠找到這個欠賬人,薛成玉和趙小蔥就趕緊詢問路人,然後找到了去龜背村的道路,緊走慢走地來到了這個小漁村。
剛到小漁村,他們就看到了一條浩瀚的大河,河裏,漂浮著幾葉扁舟。
在一葉扁舟上,有個老漢在捕魚,他一邊捕魚,一邊吟誦著一首歌謠:
西湖不放長竿入,群魚空作淘河食。
漁人攘臂下前汀,**漾清波浮兩腋。
藕梢菱蔓不容網,箔作長圍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踴躍長魚一夫力。
柳條穿頰洗黃金,鱠縷堆盤雪花積。
燒薤香橙巧相與,白飯青蔬甘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