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被雨離棄的,是怯懦的他們。】
淌著悲憶,回溯著淚。
2015年9月10日,落日之時。
這天是他的生日。
滿布筆跡的背囊躺在**,靜靜的,與世無爭。
灑滿一地的碎片,同樣是靜靜的,卻讓男孩泛起了情緒。
那些被剪成碎的,本是十數張唯美的照片,安好地貼在男孩床尾的衣櫃門上。
曾攝下的數之不盡,可他舍棄不了的,就隻有這十數張──那是心血。
他的心血,就如此廉價地被摧毀,淪為支離破碎的垃圾。
窗外滲進焗熱,卻滲不進光線,衣櫃門上是一片空白。
是誰毀掉了照片?為何要如此狠心?男孩跪倒地上,手慌腳亂的抓起紙碎般的景致,除了無與倫比的虐心,就是止不住的被辱感。
“在哪裏……在哪裏……”他失控的急促喘息著,如砌拚圖般尋覓著那獨一無二的照片。
17張照片,有16張都可再次製作──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剩下的一張,或許他一輩子也無法再拍到。
“為什麽找不到……為什麽找不到……”男孩迷失在碎片之海裏,如丟失靈魂的肉體,愣住數十秒。
驀然,思緒浮現了一件事:相機不是有存檔嗎?男孩彈起身,在淩亂的書桌上開始搜索起來,那本來應放著一部殘舊的Likon亮黑單反相機……然而,不論是桌麵、抽櫃、衣櫃、地板也不見它的足跡……數分鍾後,男孩在廚房的垃圾桶找回黑色的Likon,被視為“垃圾”的東西。
男孩焦心如焚的掏出那黑色物事,卻無法開啟之,鏡頭亦碎裂不已,就像誰曾狠狠將它砸地。
那也是事實。
到底是誰摧毀了他所珍重的一切,尤其是那於電車總站攝下的一刻?對中四的男孩來說,攝影是唯一。
這般對待他的唯一,究竟算是什麽意思?
“翔哥哥,你放學回來啦?”一把女聲從門外竄入,很活潑,是很惡心的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