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驤並不知道溫必古為何登門,但送給門子的禮物不輕,又有秀才功名在身,所以出來與溫必古一會,和李茂最初登門並無二致。
此時聽溫必古之言。吳驤和李茂想到了一起,以為溫必古是想給吳月娘說媒。
溫必古一開口,李茂和吳驤都猜錯了。
“東平府有尚舉人,以詩書耕讀傳家,其父如今正在成都府推官任上,家中有一妙齡女待字閨中……吳大人的長子吳鏜年將及冠,可謂天作之合的好姻緣,我曾經在尚舉人門下求學,又是清河縣人,是以毛遂自薦做個月老……”
李茂對吳驤的家事不熟悉,先後來了幾次隻見到吳月娘一麵。
聽溫必古侃侃而談,才知道吳驤另有二子一女,長女前兩年出嫁,長子吳鏜和次子吳愷剛剛長成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紀。
吳驤有四十歲嗎?
李茂不由得打了個冷顫,四十不到兒孫滿堂想想就可怕,心思隨即轉到這門婚事上,李茂覺得吳驤沒有拒絕的理由。
舉人家的閨女,和吳驤的長子的確般配,雙方的家庭背景門當戶對,隻要尚舉人的閨女不是太醜,溫必古牽紅線必定成功。
“尚小塘嗎?”
吳驤身為團練副使,哪能不清楚本地官紳的情況,尚老爺在成都府做推官,尚小塘去年考中舉人,聽說來年還要進京趕考參與會試。
尚家詩禮傳家,莊田地土不少,他本人傾向答應這門婚事。
溫必古點頭道:“正是,尚家小娘年方十六,花容月貌且精湛女紅,平常也讀得幾本女德之書,絕對是打著燈籠難尋的好女子,好良緣錯過太可惜了。”
李茂心中想笑,尚舉人的閨女這是嫁不出去了嗎?
古人婚聘講究六禮,納采一般是男方提出提親,先行試探女方家裏的意思。
到尚舉人這裏完全相反,他不無惡意的猜測尚舉人的閨女八成很醜,怎麽看怎麽都像倒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