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文化原本誕生自中原,在像外擴散的途中,由於各地文化習俗的不同,衍生出了許多分枝,蠱術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西南地區溫熱多雨,毒蟲猖獗,巫術自然而然也就帶上了濃厚的當地色彩。九黎土巫礙於文化有限,難得巫術的精髓,不過他們因地製宜,利用巫術的某些原理,創造出了許多怪異的法門。
所謂“蠱術”,就是將各種毒蟲養在一個罐子裏,讓它們自相吞噬,最後活下來的那個就是所謂的“蠱”,同樣的方法用在犬類上,就叫做“獒”。
蠱被養出來後,主人還要時時把它帶在身邊,用特殊的藥物喂養,天長日久能做到心靈相通後,這個蠱才算是徹底養成。根據喂食的藥物不同,成蠱特性也各有不同,可以用來達成不同的目的。
所謂的“情#蠱”其實是一種有毒的蠶,雌雄一對,共同在選蠱的過程中存活了下來。這種蠱進入女人體後,會沿著消化道進入人的下腹,鑽破子宮,附著在子宮內膜上寄生。
關於情#蠱,民間有種種傳聞,說是中蠱的人會因蠱而愛上下蠱的人,這純屬一派胡言。完全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情感,就算是傳說中的鬼神都沒法做到,何況一隻小小的毒蟲?
情#蠱一旦寄生在子宮內膜上,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到了這一步,中蠱的人未來就會有兩種結果:
其一,這女子和別的男人結婚受孕,胚胎著床的時候,這隻毒蠶就會醒過來,放出毒素,將胚胎和母體一起毒死。其二,中蠱的人和下蠱的人結婚,下蠱的人吞下了另一隻情#蠱,二人結合受孕,則情#蠱會雙雙死去,胎兒可順利著床降生。
也就是說,你中了我的情#蠱,就隻能和我結婚並誕出後代,否則早晚必死!
相較於真正的巫術,蠱術明顯小氣的多,可勝在歹毒,叫人防不勝防。所以自蠱術誕生起,盡管這些蠱師稱自己的法門為“巫蠱”,卻不被正牌巫覡承認,隻把他們看作化外蠻荒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