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又是一首快炙人口的佳作從徐雲雁口中被吟出,徐貴昌更是震驚的無以複加。
“徐英兄不愧是文學大家,由此文學功底請受小子一拜。”
不過徐雲雁和徐貴昌在這裏相互客套了一番之後,旁邊突然有一個文人打扮地人上前一步一抱拳。
“在下洛陽王渙見過兩位兄台。”
在他說出自己地名字之後,徐雲雁嚇了一跳。
尷尬了,是不是太尷尬了?
碰上這首《涼州詞》的作者了?
王渙?哦,不對,作者是叫王之渙,而且這個時候應該還沒有出生,好險,好險。
“原來是王兄,不知王兄有何事?”
徐雲雁為了解決眼前地尷尬一幕,出言問了這麽一聲。
王渙直接說到“剛才在旁邊聽到兩位兄台在這裏吟詩作對,某有一個不情之情。”
王渙這樣一說,徐雲雁和徐貴昌都有點兒好奇了“有什麽不情之情?直說便是。”
這一下子王渙倒是更是難為情了,不過糾結一下還是說道“再下這是受邀去山東曲阜參加三年一度地文會地。”
“山東曲阜參加文會?”
徐雲雁和徐貴昌有點麵麵相覷,這都沒聽說過,他們真的是正兒八經的文人?
“徐貴昌怎麽也不知道?可是我是一個武夫,我不參加這文會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徐雲雁在這裏想著,而王渙接著說到“不知幾位兄台順著河水一路東去是否要去山東地界參加此文會,要是去參加文會,咱們一起可好?”
王渙說的很好,徐貴昌又沒有什麽事情,正在這裏遊曆,直接說道“好呀,既有王兄相請,在下一定前去赴會,隻是不知道徐英兄做何打算?”
徐雲雁那個尷尬呀“在下正是在北地活不下去了,去楚州投奔親朋,從河水到了永濟渠就要轉頭南下了,這曲阜可能在下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