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府邸,何鬆濤少見的恭敬地站在一位年輕人身後,身子微微彎曲,低下了高貴的頭顱。麵前的年輕人自然是何鬆濤的大哥何鬆嶽。
何鬆嶽是何種傳奇人物,江湖上人人都聽聞過何家大公子的赫赫威名,但是要說起見過何鬆嶽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數,做生意的時候何鬆嶽也隻是命令身邊各個產業的掌櫃來到何府門外等候,自然會有小廝將運營妙計用錦囊送到掌櫃的手上。與非何家產業的外地老板見麵也都是隔著一道屏風,所以江湖上見過何鬆嶽的人很少很少。
但是關於何鬆嶽的傳說卻有很多,江湖傳聞在何鬆嶽六歲時,何家曾經經曆一場大劫,那個時候何家上代家主已經過世,當代家主陷入困境之中,是何鬆嶽居中帷幄從各地調集資金,漢唐王朝法定金銀兌換比例,但是由於各個城池的發展情況不同,在實際執行上兌換也不同,江南地區富庶,銀子流通廣泛,金子流通卻少,所以一兩金子可以兌換十五兩銀子,益州地區一兩金子卻隻能兌換十兩,京畿周圍嚴格按照漢唐律規定,一兩金子隻能兌換八兩銀子。當時何鬆嶽變賣部分家產古董,隻收金子,然後借貸了一些金子運送到江南地區匯兌成銀子,然後拉回京畿地區又變換成金子,這樣來去幾趟,扣除人手運輸的費用,還憑空多出來數百萬兩白銀,結合著從各地調集起來的資金終於幫助何家渡過難關。
何鬆嶽和何鬆濤的父親,也就是何家的當代家主雖然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是輪到頭腦靈活卻遠遠不及何鬆嶽了。這個法子在當時還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能夠想到的也沒有如此多的資金,運送一趟下來往往得不償失。何鬆嶽一戰成名,要知道當時何鬆嶽才六歲,這是需要怎麽樣深厚難測的積累才能夠達到這樣恐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