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各種費用,什麽吃飯,衣服,武器,獎勵等等開銷。起碼要五十畝土地才能養活一個士兵。
這成本可太高了,可朱由檢也沒什麽好辦法,想要優秀的人進來,不花錢怎麽能行。招到些一見到敵人就跑的士兵,花再少的錢,也是打水漂。
漕幫確實如高起潛的猜測一樣,隻是他做的一個小實驗而已。
所以這才成立漕幫,而漕幫也不是脫產的士兵,隻是船工而已。
王府另外還有幾條街的店鋪,還有京城的各處糞廠,這些人朱由檢也要有打算,讓他們的子女學習,不僅是王府的福利,同時也能為他培養一些人才。
即使最後沒有成才,能寫寫算算也就可以了,後麵也有用。
還有王府的這些奴婢,一批一批的招進來,培養成熟之後再送出去,大多數都進入了王府的各處產業。
這些人的家人也被安排當了王府的佃戶,在各處產業裏都算認真做事。
朱由檢看著欣欣向榮的王府產業,也十分得意,果然穿越當一個王爺還是不錯的。
就是他現在這個時間點太坑,否則他還修什麽仙。
但是他也明白最終說來都是鏡花水月,明朝本身並沒有改變。他弄得這些對明朝整個帝國本身並沒什麽益處。
相反反而是吸明朝的血,他的佃戶之所以交一半收成作為地租也肯來打工,就是行為王府的佃戶不需要富勞役。
朝廷的勞役攤派下來,他們不但要停止生產,還要自帶幹糧,勞役時間一長就會破產。所以即使上交一辦的收成他們也願意。甚至有些擁有土地的農民還要主動將土地送給王府。
可活就在那兒,並可沒有減少,現在因為大量農戶成為佃戶,幹活的人反而變少了。那剩下來的勞役肯定變得更重。
官員的家裏也是一樣的情況,所以才人人想要做官,即使不貪,這部分的收益就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