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宇宙時代

第四章:設計

當天晚上,地球時間晚上八點左右,穿梭機回歸到了希望號,攜帶著那一顆已經被分解與分析的小行星隕石回歸了。

當然,小行星隕石被各種手段給封閉著,不使其接觸希望號的空氣,因為畢竟穿梭機上隻是簡單的實驗室,許多更深入的實驗還需要在希望號上才能夠進行,為了預防萬一,還有最後一次的實驗步驟,以確認這些小行星隕石百分之百的安全!

當然了,作為希望號的艦長與最高領袖,姚源也是必須到場的,和那些工作人員談話慰問,握手感謝之類,這些都是必不可少,不能夠說是做秀,因為姚源也是真心感謝著他們,畢竟宇宙中的情況如此之多,誰知道那些隕石是否安全呢?這些人也是抱著某種覺悟而去的,所以那怕是當著旁人的麵也好,姚源都必須對他們作出感謝。

接著,便是整個希望號第四層與第五層的各個尖銳實驗室,對這顆小行星隕石物質進行解析了,各個方麵的,通過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各個方麵的分析與實驗,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是徹夜在忙碌著,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苦,事實上,許多科學家簡直興奮得要噴鼻血,外星物質啊,而且還是對外星物質進行采礦作業,依照人類在地球上的發展,至少要到二十二世紀初,或者二十一世紀末時才可能實現,但是他們居然現在就已經辦到了。

就是這樣的忙碌,到第二天早上時,關於隕石的成分分析已經徹底弄好,所有數據全部寫為報告文件,集中到了姚源的艦長室內。

姚源就仔細看著這些報告,自離開地球以後,他也不是每天閑著,除了每天的固定工作以外,剩餘時間他基本都在吸收各種各樣的知識,不求深度,先把各個知識麵的廣度給提升起來。

事實上,姚源相當慶幸離開地球前的那些準備工作,物資什麽的先不提,關鍵是大量科學家與大量技術工作者,各個行業的工程師這些,而自沙漠星球,到後來的星雲物質區,再到現在的看到希望,能夠宇宙采礦時,希望號上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這些科學家,技術工作者,工程師們,他們真不愧是人類精英中的精英,完完全全可以負擔得起這個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