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計劃順利結束了。
泰楊雖然在剛開始的時候信誓旦旦,說自己隻能修好一條大航道。可是在見識到那些星球的居民後,他沉默了許久。
帶著同樣被觸動的隊員一起加班。
在他們日複一日的努力下,三條大航道已經修完了兩條半。
也不是泰楊他們不想完成三條的目標,隻是許墨看著一個比一個消瘦的隊友歎氣。硬生生按著他們好好休息,學會什麽叫科學工作。
那位最早出來的小燕,現在的燕桓仁他已經投入到了家鄉的建設裏麵。
在學校裏,燕桓仁一邊拿著全額獎學金,一邊照顧著自己的爺爺。
爺爺本來倔強地想幫人做工。
最後卻發現,自己留著汗幹了一整天,還不如孫子一小時的工作賺錢。
也因此,這位倔強了一輩子的老人,第一次學會了依賴別人。
其實,燕桓仁是可以選擇留校的。
他的導師非常欣賞這位天資聰穎,還能吃苦的學生。
但燕桓仁自己主動拒絕了留校的邀請,他看到了許墨發的人才引進計劃。
已經長成俊郎青年的他,對爺爺說:“我想去回報侯爵大人,回報自己的家鄉。”
沒有什麽見識的爺爺同意了。
他從別的租戶那知道,要是孩子留在學校起碼有三十萬星幣的年薪。而回到家鄉,或許隻有十三四萬。
但是爺爺選擇支持他的小孫子。
“行,咱們什麽時候走。我還要收拾收拾東西。”
就這樣,燕桓仁回到了自己出生成長的那顆星球,成為了那裏少見的高級人才。
許墨沒有輕視人才的重要性。
工資是要給的,吸引高級的人才也不是不能給房。甚至,一顆小星球都能頒發給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當然啦。
這傑出貢獻可不是那麽好拿到手的。
許墨在這五年裏,也就給出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