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禪寺的鎮寺之寶,竟然通篇都是白紙,並且在最後一頁出現了一幅驚悚詭譎的圖畫。
這幅畫應該使用毛筆勾勒上的,粗狂,潦草,但叫人印象深刻。
我和朱小魚對視一眼,不明白怎麽回事,但可以肯定,這裏麵一定有文章。
並且,我總感覺這畫裏的場景似曾相識!
這時候,夜色降臨了,高速路上都是呼嘯而過的汽車,九叔雖然目視前方,但也知道出了狀況。
連忙問我們怎麽回事 。
我把《白龍禪經》遞了過去,九叔按住了方向盤,低頭觀察。
他隻看了一眼,就倒吸了一口涼氣,說畫上的東西,怎麽這麽像你們村的村口啊?
經他提醒,我忍不住仔細觀察起來,片刻後我怔怔的說:“難怪這麽眼熟呢,還真是我們村口。”
畫中的小路,以及兩側的樹木,甚至是頭頂的慘白月光,都跟我們村口一模一樣。
我們村叫做喇嘛溝,前後都是大山,整個村子在一條山溝裏,進村隻有一條小路,村裏很窮,種莊稼不長,種蔬菜不長,好不容易中了點蘋果還是澀的。
沒辦法,大山裏太苦,人們沒有正經的賺錢營生,年輕的都出來了,村裏留下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殘。
至於為什麽叫喇嘛溝,老一輩人有說辭,相傳打小日本的時候,這裏是一座喇嘛寺廟,裏麵住著七個喇嘛,根本沒有村子,可後來有幾十個難民逃到了這裏,七個喇嘛雖然出家,但整個民族都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他們出家也不踏實,看到難民自然誠心搭救。
一來二去,這些難民就定居在此,喇嘛溝的名字就傳承下來。
至今,那座喇嘛廟還在,小時候我跟一些小夥伴經常去裏麵玩耍。
不知不覺,我有些急了,因為村口的小路不可怕,兩側的樹木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樹上吊著的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