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趙德昭的本意,他是想叫“大宋國稅總局”的,仿照後世的國名全稱加上部門全稱,類似於“某某共和國財政部”這種,就能顯得特別威嚴正式。
但是馬尚書死活不同意,說是不成體統,上五百年下五百年從來沒有這類叫法,按他的意思,匾額直接用“國稅總局”就可以了,看戶部衙門的匾額就是簡簡單單的“戶部”兩字,哪裏不威嚴不正式了?
最後隻能折衷一下,把“大宋”改成“皇宋”,趙德昭覺得,這算是變相強調了“皇糧國稅”的皇家色彩,增強了皇家權威性,也算不錯了。
招牌釘好後,趙德昭背著雙手站在大門前的街麵上,仰頭看著金光燦燦的匾額,感覺十分滿意。
他轉向旁邊站著的一個身材瘦削的年輕人,含笑問道:“興哥兒,你覺得這匾額題字,寫得怎樣?”
“不怎樣,這幾個字秀麗略略有餘,端方則稍嫌不足,好在很有間架力道,做匾額招牌是勉強夠了。”
“哈哈,這是你妹妹的手筆,她要知道你如此評價她的字,非氣得跳腳不可。”,
“哦。”
簡單“哦”了一聲,也就沒下文了,顯然這個年輕人並不肯就此改口稱讚,即便知道題字之人是他的嫡親妹妹,同時也是郡王夫人。
這個年輕人,正是趙德昭的舅兄,在王家地位最為卑微、最不受重視的庶出孽子王子興。
趙德昭原計劃的,是起碼能來三個舅兄,這是因為嶽父的八個兒子裏麵,有三個還未得官身,這也是好心好意想要順手拉舅兄們一把。
結果呢?隻來了一個庶出孽子王子興,這就讓人不是很滿意了。
作為一個擁有21世紀靈魂的人,趙德昭在乎的當然不是什麽狗屁庶不庶出,王候將相還寧有種乎呢,丫頭生的也不見得就比嫡出的差了。
真正讓趙德昭不滿意的是,嶽父家此舉所反映出來的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