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加工精鹽的想法之後,劉文昊便立即行動了起來。先是在壽陽額外購買了大量鹽巴,而後又把加工所需的物品全都配齊了。
做完準備工作,他便在駐地的軍營之中開始了這個過程。
其實加工精鹽很簡單,隻是步驟多了一點罷了。而隨著一天一夜不間斷的熬煮篩分之後,他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精鹽。
譚明喜和吳青雲二人始終都在劉文昊的身邊,雖然不明白那鹽巴和精鹽的區別,但在得到精鹽以後,他們也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此刻就見譚明喜說道:“大人,草民真是心服口服!”
吳老道站在一邊,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麽來形容此刻的心情。
別看吳青雲走南闖北行騙了大半生,但說實話,其人的本質並不壞。他和自己的師弟不同,一般來講,特別是在老道沒有金盆洗手的時候,他隻騙那些為富不仁的大戶以及貪官汙吏。
看著劉文昊加工出來的精鹽,吳青雲笑道:“子明啊,看來老夫真得要重出江湖了……”
精鹽不同於原鹽,尤其是在這個年代,工藝水平十分落後,特別是在河東地區,一般百姓買鹽都得看運氣。
運氣好的,買回來的鹽巴沒有什麽怪味道,但那運氣差的可就不同了。
有能在鹽巴裏麵吃出苦味的,也有酸味的,反正什麽味道都有。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經過加工萃取,劉文昊弄出來的精鹽,那真叫一個絕。
隻是現在劉子明定的這個價格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大宋年間,鹽鐵都是朝廷管控,因此這價格十分透明。從南到北,自東而西,鹽的價格基本差不多,市麵上的鹽,一斤大多在四十文到五十文之間。
即使今年天災人禍不斷,可鹽的價格也沒有貴的太離譜。河東地區,一斤也才不到一百文左右。
“子明,一斤就賣兩貫錢,這是不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