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金兵沒有進攻的喘息之際,劉文昊和李岸接連發出幾道招募鄉勇的告示,用以補充平晉營的空缺。
沒想到陽曲百姓聞聽招兵一事,人人爭先恐後,僅僅隻是半天的功夫,就已經招了兩千多人。
本身來講,平晉營自打組建之日起就不設定額,也就是說,招多少人都看你自己本事,能招多少那都是你自己的能力。
但看到新招的兩千多人,劉文昊還是覺得有點頭疼。
其實在大宋,不是什麽人都可以參軍的。當然,在這麽一個年代,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尤其是當這種鄉勇。
要不然,平晉營自打創建開始,至今半年多的時間也不至於才一千多兵卒。
有人看到這裏肯定會問,平晉營或者說在大宋當兵還需要什麽條件嗎?
這個是肯定的,而且那所謂的標準也不是劉文昊自己定的,是宋太祖征募兵力時定下來的規矩。
趙匡胤在位的那些年,每當大宋朝廷征募兵卒,都會從禁軍中選出一部分精壯士卒當做兵樣,分送各地,作為參照物。
後來,宋朝又改用木梃來代替兵樣。所謂的木梴,說白了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這玩意又叫招簡等杖,是各地新兵體檢身高的標準。
也就是說,隻要是想當兵,先別管什麽貨色,最主要的是個頭得夠高。
平晉營雖然是鄉勇性質,可是誰不想招一些好的兵苗子呢?
此時劉文昊看著兩千多“新兵”有些傻眼了,這些人大部分不僅沒能達到身高的標準,甚至很多都是那些年紀偏大的老弱。
現在是征兵打仗,是跟那些女真人一較高低,就這麽些老弱怎麽可能守住陽曲?
招募鄉勇,朝廷確實管飽,但你得自己拿兵器吧。現在這兩千多人,大部分拿的都是什麽?鐵鍁木棒真的能把女真鐵騎趕出去?
的確,昨夜的那場大戰非常順利,但也是出於偶然,更是金兵太過於輕敵所致。所以再想和眼下的金兵搞點什麽花活,那純屬自己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