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幻化?
陸宇飛再次進入冥思。
將一種物質真真正正變化為另一種物質。
而一種物質之所以能夠在宏觀性狀上區別於其他物質,本質在於其內部結構中的微觀粒子不同。
在人類觀察中,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可以被細化到分子、原子層麵,在鬼魂觀察中,可以細化到量子甚至臆子層麵。
因此,將宏觀物質A幻化為宏觀物質B,基本步驟至少分為4段:
第一步:打散宏觀物質A的聚合效能,將宏觀物質A分解成無數微觀粒子a。
第二步:明確幻化目標物,即宏觀物質B對應之微觀粒子b的結構與特性。
第三步:對微觀粒子a施加作用,使其轉化成為微觀粒子b。
第四步:對微觀b粒子施加聚合作用,形成宏觀物質B。
陸宇飛認為,對宏觀事物的改變應遵循就近和直接原則。
當人們要改變物質的外觀,會根據直觀結果,優先采用最直接方式進行加工處理。
比如,想把一團泥變成泥人,就用手去捏;想把一塊石頭變成石斧,就用磨石去打磨。
就近和直接原則,就是直接根據意圖,按照“宏觀—晶體—分子—原子—量子—臆子”漸次遞進嚐試。
能在宏觀層麵解決的,就直接在宏觀層麵解決。
能在分子層麵解決的,就不要進入到原子層麵,更不必進入量子層麵。
將一塊石頭變成為一枚桃子。
當陸宇飛提出第一個真幻化題目時,陽間曆又過去了2天!
第一次嚐試,晶體層級。
第一步,以晶體為最小單元,解散石頭的聚合效能。
當能耗等級0.5,鬼魂遊刃有餘地在晶體層級將石頭解構成無數晶體。
第二步,明確桃子果皮、果實、果核各部分在晶體層麵的結構與特性。
這是無師自通的,當從晶體層麵思考桃子,晶體層麵的粒子結構自動呈現,而且這一步驟無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