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軍在大宛境內休憩數日,又繼續向西而行。眾將士嚐到了好處,作戰愈發奮勇,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掃疏勒、平莎車、破無雷三國,時隔一年之後,終於抵達了月氏境內。
時年,月氏人分裂成兩個國家,一部分投降者仍居於祁連山、天山附近,稱為小月氏;而另一部分西逃到阿姆河岸,擊敗了原來的大夏國,複立國稱為大月氏。也正是伊稚斜征討的對象。
一入大月氏境內,先後打了三次場戰役,皆以匈奴人取勝而告終。匈奴大軍**,一直挺進大月氏腹地,王都藍氏城附近。
逾是靠近月氏王都,伊稚斜心中愈發忐忑不安。他怕到找不到自己的女兒,更怕女兒已死。那是他活著的唯一希望,失去了女兒,活著將再無意義。以至於他的瘋病愈來嚴重,時而狂躁如雷,又忽然靜如止水。常伴左右之人無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說話之前都要反複掂量,生怕一不小心將他惹怒。
這日,眾將匯於王帳之中,討論攻伐策略。左大都尉呼衍摩思慮很久,終於開口說道:“大王,卑職以為欲攻破藍氏城,需得出其不意。白天,我們佯攻一陣,隻要敵軍稍作抵抗,我們就可撤軍。待到夜裏,大軍分三路先後攻城。中軍點火把行進,攻城正麵,吸引敵軍主力。左右翼不許明火,悄悄潛伏向城側麵,突然發起攻勢。”
呼衍摩言罷,有人點頭,有人不以為然。一會兒,左大將烏夷泠開口道:“大王,呼衍摩的策略很妙,隻是那藍氏城固若金湯,攻城難度不小。且漢人的兵法說道‘十倍圍城,百倍攻城!’我匈奴兒郎縱然英勇,可人數並不比月氏人多,即便攻城得勝,勢必損失不小。卑職以為我軍糧草充足,並不急於製勝。不如我們以三萬大軍圍住藍氏城,分出兩萬大軍攻打二百裏外的比西城。那裏負責藍氏城的供給,一旦被我們占領,藍氏城斷了糧,三月之內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