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是本朝開國皇帝的小兒子的王號。自本朝開國起,便世代承襲這福王之位,世鎮這江南之地。因為遠離京師,所以也從來不是皇權爭鬥的對象。這或許也是開國皇帝的睿智所在,既然愛惜這小兒子,就莫若讓他遠離權力的核心,也算是一種對他的保護。
如此一來,雖說曆代福王也乖覺地不生不臣之心了。但實際上,經過數代經營,江南儼然已快成為福王的一家之國。
大概從上一代福王起,從京師派來的官兒,到了江南,大多都開始變得有名無實。說不好到底是江南水深,還是京派的官兒都個個鬼精。總之,兩代福王給上麵的印象,都是懦弱膽小、安份守己之人。
因為,每一代的福王,從出生後直到十歲間,都是必須送到京師裏接受皇室教育的。這是一條鐵律,不可違背。故爾,靖王說是看著福王從小長大的,確是實情。
而且,每年江南的進貢都是各地來得最快也最豐富的。自然,如此也賺得龍心大悅,直誇這福王懂事,是大忠臣。
最可貴的是,到而今為止,曆代福王都沒有參與過任何一次皇權的爭奪,哪怕是喊幾句口號。這就更讓京師裏的皇帝放心了。
這不,趁著江南春早,這一代的福王又帶著一班人出來踏青了。
其實,說是踏青,不過是出來散散心。江南在幾代福王的治下,日漸富庶,可謂是江山無限,一片升平。相比於北地那邊的蕭瑟,完全是不同的兩個世界。
福王年方三十來歲,生得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一雙劍眉星目更是炯然有神,宛然一派王者氣象。在一襲錦裘之下,係著一柄精美的寶劍,襯得是英氣逼人。
此刻,在眾人的簇擁之下,他正緩緩地行於西湖之畔。
嫩柳吐芽,春江水暖,一碧如洗,間或有早鶯、小雀嘰嘰喳喳,著實是好一幅江南早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