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與之前信使的蹤跡跡一樣,燦陽軍此次的行蹤也早已飛馬送到了趙金手裏。
煙陽軍弓弩手向水中半渡的燦陽軍瘋狂射擊,箭如雨下,壓製得燦陽前軍前進不得。魚族水軍趁機發難,給燦陽軍前鋒造成巨大傷亡,這更是讓龍儀雪上加霜。形勢緊迫,龍儀進退不得,退軍吧,則前軍有被全殲的危險,繼續進攻吧,則槍林箭雨,還會付出慘重的死傷。
兩杯毒藥,總要選一杯喝。
危急之下,龍儀穩住陣腳,指揮強渡。
守軍的過度自信給了燦陽軍回旋的餘地。憑借滾滾河水,守將堅信兩萬人足以趁亂殲滅這支半渡的敵軍。火光衝天中,兩軍中流扼浪激起的浪花未能蓋住廝殺的喊聲。
可是,守將低估了北川鐵騎的實力,渡河時這支騎兵發揮不出戰力,被動挨打,但一上岸,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帶領前軍的是斯諾和鎏諾,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絕對的精銳。這些騎兵頂著漫天箭雨強渡,有勁使不上,憋了一肚子氣,上岸後戰意徹底爆發。他們襲掠如風,勢如破竹,橫掃岸邊的敵陣,如入無人之境。
在夜幕的掩護下,火光幢幢,前沿的煙陽守軍根本無法辨知敵人虛實,在漫天喊殺聲中驚恐萬分,陣形大亂,開始潰退。煙陽軍破防,撤退得倒也利索,完全未顧及還在水中激戰的魚族水軍。其實也不難理解,大家本就屬於兩個係統,平時又少不了爭風吃醋,此時完全沒必要為了對方搭上自己的性命。
沿岸守軍潰亂,龍儀中軍趁機擺脫壓製,猛攻還在河道中與自己糾纏的魚族水軍,搶登灘頭,穩住陣地。
最倒黴的就當數這些魚族水軍了,已經與半渡的燦陽軍撕咬在一起,脫身不得。在岸上原有的煙陽軍支援被打掉後,這些魚族水軍要麵對來自河中和兩岸同時的攻擊,一下子就被動了起來,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