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馬三與白狼聊了很久,相似的經曆讓二人惺惺相惜,相投的脾性讓二人相見恨晚,共同的話語讓二人相談甚歡。
那一夜,從不吸煙的馬三開始陪著白狼吞雲吐霧,從不喝酒的白狼開始陪著馬三醉生夢死。
那一夜,窗外饕風虐雪,昏天黑地;屋內爐火通紅,溫暖如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那一夜過後,馬三多了個知己,白狼多了個知音。
士為知己者死!馬三也許做不到為知己去死,但也不希望知己去死,於是他開始仔細了解和分析白狼中“咒”的經過。
據白狼講,他中“咒”的古墓在露澤院村。
露澤院村位於秦嶺北麓,渭水之南,是一個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相傳明朝末年官府在此處建“漏澤園”,以掩埋無名屍骸及家貧無葬地者。後來李自成敗退至西安,潼關失守,七千餘名將士慘遭清軍屠戮,幸運的是他們家屬躲進漏澤園中,逃過此劫。
時光流轉,到了清康熙年間,此處形成村落,雍正初年更名為露澤院堡。
自古以來,當地就有露澤院堡中存有闖王遺寶的傳言,但這遺寶究竟在何處卻無人知曉。
白狼就是因為聽到這個傳言,才去露澤院村的。
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次下墓,所以想挖一個大的,要多賣些錢。
那時正值上個世紀九十代初,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整個社會都向“錢”看,一切皆向“錢”,一切皆為“錢”。
為了踩點,白狼耐下性子,在當地做了一年多的“貨郎”。
貨郎,也就是外出流動經營的小商販。那時的商業極不發達,許多村子都沒有商店,村民買個針頭線腦、油鹽醬醋,要麽步行去數十裏外的縣城鎮店,要麽等這些走村串鄉的小販來。
白狼假扮貨郎,起初有些勉強。他自幼深居山中,又時常夜間行走,皮膚白皙光滑,根本不像一個常年遭受風吹日曬的行走商人。好在那些村民們質樸,不會多想,他們眼睛隻盯在送來的貨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