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是螺旋方式,卻並不長,大約轉過六個彎,便上了一條青石斜道,走上去就看到了一條青石鋪成的墓道。
之所以說是墓道,是因為這條道兩邊的牆壁上每隔五米就有一個石孔,裏邊有的還斜插著火把,隻是已經沒火了,上方纏滿了蛛絲和灰塵。
眾人眼睛頓時一亮,之前對這裏的詭異恐懼頓時被將會在這個墓中發現什麽東西的期望所替代。
眾人依次拿了火把點亮,隨後一路走一路點,燒掉纏繞的蛛絲。
“磚石為牆,青石為道,若無後期改動,很可能是西漢中期以後的墓,而且墓主在當時的地位很高。”寶叔一邊打量周圍,一邊喃喃道,“但又有不合。”
“什麽不合?”顧雲問。
“在漢代時期,人殉已是非法,一般多用木俑或者陶俑、石俑,這樣就無法解釋那個殉葬坑。”
“說不定墓主是個‘反社會’份子呢,殺那些人也許隻是為了布下風水局或者防止墓中秘密被泄漏。”牧成林聳聳肩。
古慕比較傾向於改風水,畢竟墓形成的時候風水也形成,如果最後隨意在裏邊殺人,有時候反而會破壞風水,但如果殺人隻是風水中的一環,那便是畫龍點睛。
寶叔點點頭。
眾人約莫走了五百米後,便見到一個巨大的石門,由門楣、門柱、門扇、門檻、門砧組成。
但令人詫異的是,石頭的雕刻形狀並非普遍的長方石條,而是一節一節的竹子形態,每一節竹子約二十厘米寬,三十多厘米高,其中又雕刻著許多人文圖案。
有古獸,有人類生活日常,有神話人物,有祭祀畫麵及圖徽等等。
門楣處是由兩側門柱上竹葉衍生匯聚,組成一張雙角獸麵紋,工藝極具精湛。
兩側門砧上有女子俑像麵對而跪坐著,雙手捧扶一簇竹子,竹葉之上脈絡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女子卻是沒有麵容,隻餘輪廓,並非被侵蝕,而是本身便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