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邊的空氣有些奇怪,陰沉木的香氣夾雜著其他氣味,令人感覺有些窒息。
他捂著鼻子,抬手想去開箱子。
發現箱子上邊的機關鎖和黑匣子很相似,回憶著古乙教過的開啟辦法,搗鼓了好一會終於打開。
箱子一打開,他就把蓋子推起來,隨後吃了一驚。
箱子裏邊工工整整的擺放著一些絲綢布帛,色彩明豔,繡藝精湛,紋樣精美。
不過約莫是打開讓空氣對流,裏邊的東西瞬間被氧化,竟然開始褪色。
他連忙把蓋子重新蓋上,心虛的朝門外看了看,又轉頭看其他箱子,心想:難道這裏藏的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藏?
不過有剛剛的現象,他也不敢再打開其他的,還是等古乙定奪吧,畢竟這些東西很可能是留給古乙的。
另一個室內是同樣的箱子,他也沒打開,繼續往下一層。
下一層的兩道門打開,裏邊放的卻是兵器。
基本都是青銅器,什麽類型的兵器都有,還有不少小型的機關模型,也不知道怎麽做的防腐措施,竟然保存得都很完好。
其中他最感興趣的是那些機關模型,其次才是兵器。
這些兵器從樣式上看,應該是跨越了好幾個朝代,比如從劍上來看,很明顯的變化。
劍始於商代,開始較短,多呈柳葉形或銳三角,約莫20-30厘米左右。
回憶曾經學過的曆史,好像春秋戰國劍才開始作為主要作戰兵器,根據環境開始發生轉變,到漢代的時候已超過3尺。
據聞漢武帝便有一把約三尺長的寶劍。
裏邊最短的一把青銅劍和古乙的劍很像,約莫一尺,也就是30厘米左右,呈柳葉形。
最長的一把約三尺外,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成平直,劍鋒的夾角由銳加大,應該是漢代時期的劍。
他猶豫了下,沒忍住,拿起那把和古乙有些相似的柳葉形青銅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