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驚於白衣劍客霍修的絕世武功,一直嚴加戒備,即使是人數眾多,又呈包圍之勢,仍不敢放鬆,各持短槍,不敢鬆懈。
不料皇帝一番慷慨陳辭,竟將對方說服,主動放下兵刃,這下大家無不歎服,連呼皇上聖明。
朱閬見霍修神情落寞,頹然坐倒,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又想起他剛才的絕世身法,不由得起了愛才之念。
“閣下被人蒙蔽,前來行刺,朕並不怪你。如今天下大亂,李自成,張獻忠都曾稱帝,為何現在大順軍,大西軍的部隊,都來投奔,歸於朕的麾下?”
霍修顯是第一次聽說,眼神一亮:“願聞其詳。”
“因為大明自開國以來,社會穩定,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無不彰顯著大國氣勢。
即使蒙古,滿清,倭寇一直犯邊,大明仍是一步不讓,天子守國門,力拒不屈!
李自成,張獻忠雖然稱帝,卻沒有真正治理國家的能力,百姓太愛大明了,無人想擁寇為主,更別說北方蠻族了。
朕知道,有些地方軍民無力反抗,隻好降清,想做順民,那時因為他們沒有一個主心骨,能振奮他們的士氣,喚醒他們的忠魂!
朕在肇慶登基,連個皇宮也沒有,卻擺了二十一門大炮,當著各國來朝的使者,實彈演炮!
朕要讓天下人知道,朕是個務實的君主,在朕的領袖之下,我們一步不退,定要抗清複明,堅持到底!”
霍修震驚之下,心生愧疚之情,緩緩低下了頭,不再出聲。
“閣下如願為大明百姓而努力,為天下著想,為更遠大的目標效力,朕便赦你無罪,希望你振作起來,昂起你的頭顱,用你的一腔熱血,來捍衛大明江山!”
霍修緩緩站起,目光從迷茫慢慢變回堅毅,果敢的神色,抱拳道:“幸虧霍某今天未鑄成大錯,皇上果然有帝王氣相,一身浩然之氣直衝雲宵,如果皇上不治霍某的罪,霍某的命便是皇上的,皇上但有所差,無所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