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爺,您可算是回來了。”
捧著茶盞的嬋兒,見蕭景雲回來,撅著小嘴,一臉的不高興,“真是氣死奴婢了,您說蘇州城的一些人,怎麽能這般可惡呢!”
“嗯?”
蕭景雲笑了,放下手中的書籍,看著義憤填膺的嬋兒,“究竟是哪些人啊,敢把嬋兒氣成這樣?”
“還不是那些抹黑姑爺的家夥。”
嬋兒走上前,將所捧的茶盞遞給蕭景雲,有些憤憤不平,“咱們蘇州府的糧價,出現被人哄抬的跡象,也不是姑爺造成的。
要怪,也是怪那幫奸商。
再不濟,就怪兩浙路北部府縣出現災情。
可現在有不少人,都怪在姑爺頭上,說您為了讓林家不受損,就蠱惑了知府大人,不捐獻賑災糧餉。
錯非是這樣的話,常州府那邊湧進的災民,也不會來咱蘇州府治下,那糧價也不可能暴漲這麽多,這不就是顛倒黑白嗎!”
“嗬嗬~”
蕭景雲笑著搖起頭來,倚靠在太師椅上。
“姑爺,您難道就不生氣嗎?”
嬋兒見狀,走上前,“都有這般多的人汙蔑您,抹黑您,要是奴婢的話,肯定不會咽下這口氣。”
“好啦,不說這些了。”
蕭景雲收斂笑意,放下手中的茶盞,“嘴長在別人臉上,就算你再怎樣氣惱,也是無濟於事的。
眼下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得住性子。
說起來,湧進蘇州府的災民規模,也是很多的了,陸文忠就算再能沉得住氣,也該做出反應了。”
對於蘇州當前的處境,蕭景雲心裏很清楚。
利益動人心嘛。
出現這些輿情和反應,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麽多的災民湧進蘇州,首當其衝會受到影響的,就是糧價的起伏。
畢竟這是一個需大於供的境遇,但凡是有些家底的,肯定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最近幾日啊,蘇州府城出現一些輿情,不利於蕭景雲,不利於林家,這也是極為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