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舊案錯謬
晚飯時候,勞餮回到家裏。難得按時回家,家中的侄姑娘問叔叔吃飯沒有,勞餮說,幫我下碗麵條吧。
侄姑娘是哥哥的女兒,哥哥五年前因癌症過世,做叔叔的把侄姑娘當女兒養,送讀了大學,又帶在身邊,然後聯係同學單位,在貓城一家不錯的民營企業工作。
勞餮其實並非北方人,但在吃飯問題上像北方人一樣簡單,加之幹刑警久了,一日三餐大多在對付中進行,因此吃碗麵條,如果加一個煎雞蛋的話,就很滿足。
侄姑娘熟悉了叔叔的生活習慣,爽快地答應著。二十分鍾後,端來一碗雞蛋煎餅加辣椒肉絲的麵條,勞餮聞著麵香,心含笑意,滿臉紅光。
他們老家在長江邊,既南且北的地方,因此能吃麵,也能吃點辣。
吃麵的過程中,勞餮不時停下,不時思索,甚至中途還在飯桌上寫寫畫畫,儼然陳景潤做哥德巴赫猜想。一碗麵吃了大半天。
生活中,勞餮習慣晚上休息的時候,梳理案情中複雜的線條。
白天,王霸給他提供了線索。這個線索非同小可。他因此腦子裏一直充斥著光頭和餘向陽以及高如鐵的畫麵!
高如鐵替人背了冤包?高如鐵替人背了冤包?他反複在心裏念叨。
他曾經不是沒有過這方麵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那是認真,那是負責,那是敏感中的追求完美,但現在他人說出來,甚至提出證據來,就性質完全不一樣了。
作為偵破主刀手,又是一向以思維推理著稱,考慮事情總是前後左右三公裏的一位刑警,卻在十五年後被人告知:以前辦理的案子出現了遺漏和瑕疵,這難免不會讓他憂心和驚心。
驚心不是危言聳聽,如果真有遺漏,也就意味著有錯謬;而有錯謬,就會有冤屈。
也就是說,當年省廳督辦的“3·23案”,真凶有漏網之魚,茲事體大,自己難逃其咎,難逃其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