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勒可沒有童話故事裏能夠看穿人心的神奇秘術。自然,他也無法知曉此刻徘徊在趙毅思維空間裏的煩惱。
實在太年輕了————這是瓦斯勒與埃布爾的共識。很難相信,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居然能夠將人類苦思絞腦數十年的最大難題,解開一個幾乎堪稱“巨大”的突破口。令人驚歎,拜服。甚至是在羨慕之餘,也產生出那麽一點點嫉妒。
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無數榮譽和利益並重的美妙光環,就會從四麵八方飛過來,重疊、累加到這個孩子的頭頂。即便他從今以後什麽也不用做,也完全可以在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留下一個占據絕對分量的名字。這是從古到今所有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們當中很多人,可以做到視金錢如糞土,卻總有著在相關記錄上留下姓名的強烈願望。
“真是一個幸運的小家夥。。。。。。”
連瓦斯勒也記不清楚,這是自己看到那副多變向引擎改造圖紙以後,究竟是第幾次發出諸如此類的感慨?
很多人整曰裏辛苦忙碌,終其一生也才剛剛邁進“科學”這兩個字的門檻。而有的人卻在仰望星空或者沉迷於音樂的時候,突然之間靈光一閃,意外找到解決技術姓難題的捷徑。兩者之間根本不存在對等,也沒有任何公平可言。如果一定要從中尋找出具有實際意義的線索。。。。。。也許,那僅僅隻是上帝對於某個人的青睞,也就是所謂的幸運。
圖紙上的那根“U”形管,實在太簡單,簡單得令人難以想象。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引擎動力室與能量係統之間,建立了最短途徑的供應線。舉個與之類似的例子————有一幢五層居民樓,人們每天都必須經過大門和樓梯,才能達到自己的居室。一天,某個人突發奇想,在自家住宅的窗口,裝上一個利用滑輪進行升降的藤筐。這東西很可能就是後來電梯的最初模版。而發明者本人也從未預料到,這種想要節省體力的偷懶做法,竟然導致了無數款式的自動升降梯進行研發。這項全新的變革,也隨之催生、完善了更加高大的樓房建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