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王老其實頗有醫德,病人送的紅包禮物,通常都是拒之門外的,隻取那份謝意便足夠了,不過推辭的話剛想出口,卻見方林已經將手裏提著的保溫桶蓋子打開,頓時一股異香撲鼻而來,立即情不自禁的向裏麵望了過去。
俗話說得好,狗肉滾三滾,神仙坐不穩。由此可見狗肉的鮮美程度。而方林攜來的狗肉湯色清亮,肉質鮮嫩這些都不必說了,單單是那股彌散出來的香味,就令人心馳神往。王教授身不由主的坐了下來,任方林笑吟吟的在茶幾上擺好一小碟一小碟的幹辣椒,香菜,蔥白,幹胡椒末等蘸料,已顯得有些急不可耐了。
原來方林現在打工的“老吃客”火鍋隔壁,就是一家貴州花江狗肉店。這兩處店子經營的側重點不同,因此沒有什麽利益衝突,兩個老板的關係也不錯,所以連手下的員工也能常常串串門什麽的,於是很快的,方林便將那老板整治狗肉的辦法看在眼裏,沒想到今曰果然派上了用場。
做狗肉有三大要訣,首先是一個烤字,將狗勒死放血後,將狗毛用開水燙掉,然後用清水洗幹淨,晾幹。再用炭火或噴燈把狗的全身都烤成金黃色,烤後放清水中浸泡30分鍾,待狗皮回軟,用刀慢慢地刮去烤焦的皮,使狗皮變為淺黃色。若烤不過關的話,那麽後麵弄出來的口感就必然不好,並且湯色也難以做到清亮鮮三點。
第二個字是撕。將洗淨泡好的狗肉放入鍋內煮開,撇去浮沫,燙透後撈出洗淨雜質。再將切好的狗肉塊和野蘇子一起放入鍋內,加足水,蓋上鍋蓋,用中火煮3至4小時,皮爛肉離骨即可。把煮好的狗肉塊撈在盆裏。洗淨手,把狗肉用手撕成絲,碼在盤內,剩下的狗骨頭再放鍋內煮,煮得時間越長,湯汁越白,味道越鮮美,湯色以乳白為佳。這撕說來簡單,卻比刀切更加費力,狗肉撕得好,不僅吃起來帶了一種粗獷的酣暢淋漓,更能使得餘下的狗骨更容易煮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