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意將這幾件事情交代一番後,接著就是朝臣們開始匯報這幾個月所發生的事情。
現在朝廷既解決了外患,又平息了內憂,是時候大力發展經濟了。
“陛下!江南災情緩解,然而戶部卻已經虧空,這是臣草擬的解決方案。”和珅站出來將手裏的奏折呈上。
劉如意隻是掃了一眼,就同意了上麵的方案。
“陛下,再過兩月就是劉姓的諸位王爺進京的日子,屆時應當如何安排?”宇文化及說道。
劉如意最煩這種交際的事,明明自己對這些叔叔伯伯都不熟,卻還要裝作很熟的樣子。每年就見這麽一次麵,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宇文丞相,此事就交由你安排,跟曆年一樣。”劉如意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秦王,明年科舉之事就交由你了,過些天將具體的方案呈上來。”劉如意又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激動萬分,立刻跪下來謝恩。這可是大漢的第一次科舉考試,這可是陛下對他大大的恩典。
隨著吏部,禮部,刑部,工部匯報完畢,劉如意回來的第一次朝議終於落下了帷幕。
三日後,
李世民獨自進宮麵見劉如意。
“陛下,按照您的要求,臣整理了一下科舉考試的細節,請陛下過目。”
“陛下,開科取士所需銀兩巨大,朝廷剛經過大戰,又賑濟完災民,國庫恐怕拿不出這麽多銀兩。”李世民擔憂地說道。
費錢好啊!最好能掏空國庫,然後再去搜刮民脂民膏,到時候民怨沸騰,真是妙啊!
“開科取士乃是國策,大漢第一次科舉必須要隆重,規模要大。若是銀兩的問題,你去找和珅想辦法,朕全權放權給你。”劉如意淡定地對他說。
"臣遵旨!"
昌平四年,七月
隨著朝堂上的一道道旨意傳遍大漢各處,各方勢力的反應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