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青心中暗笑,生無可戀的秦檜,最終還是隻能接受明日代替趙構給金人行臣子之禮。秦檜恨得牙癢癢,朱小青知道,秦檜和萬俟卨的戰爭開始了。這對於朱小青來說,是個不錯的好消息。
狗咬狗的時候,往往隻會兩敗俱傷。而這給了朱小青機會,他可以周旋在秦檜和萬俟卨之間,利用這兩個人的矛盾,一步步實施著自己的計劃。
回到家的朱小青倒頭就睡,因為明日是趙構的生辰宴,會有一場好戲上演。
坦白說,趙構倉皇南渡建立起來的這個南宋小朝廷,打仗不行經濟倒是發展的不錯。其實也不是打仗不行,而是趙構壓根就不想打仗。其中多方麵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當時徽欽二帝還在‘北狩’。他怕嶽家軍一路凱歌的直搗黃龍府,將徽欽二帝迎回來。
要知道封建時代是講求皇權正統的,像是徽欽二帝才是正兒八經的皇帝。自己不過是二帝北狩,這才取而代之的。也就是說,單論皇權的正統性,趙構隻是個臨時的皇帝。
萬一嶽飛迎回來徽欽二帝,那他趙構就被擺在了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一旦有朝臣出來振臂一呼,請趙構禪讓,舊帝登位,那他可就什麽都沒有了。
所以趙構慌,而秦檜是個投機主義者,他知道趙構皇帝的慌亂。而他自己這個投降派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於是秦檜和趙構一拍即合,害死了嶽飛。
朱小青來到了這個時代,他隻能利用這些奸臣之間的爭鬥在夾縫中生存。萬俟卨罪該萬死,秦檜死不足惜。要想對付這倆人,就得先挑起他二人之間的爭鬥。即便是萬俟卨和秦檜之間沒有什麽矛盾,也得故意給他們製造出來矛盾,這是朱小青的計劃。
皇帝的生辰宴,朝廷自然得大為重視。一來討趙構歡心,二來也讓這些外邦尤其是金國看看朝廷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