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猴子肯定是大徒弟,雖然長得瘦,但看著好生威風。他跟著唐三藏一路上是不是沒少打架?”
“是不是遇到了妖怪?都有哪些妖怪?”
“……”
趙小穎接連拋出了好幾個問題,想把朱小青肚子裏那些有趣的故事一股腦兒全挖出來。
朱小青少年時期特別愛看西遊記的故事,後來也了解到《西遊記》小說是根據前麵幾個朝代的小說、話本以及民間的傳說創作出來的,到這個時期,孫悟空的形象還沒誕生。
唐太宗時期,派僧人玄奘去天竺等國取經,玄奘回國後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寫成《大唐西域記》,此書記錄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並沒多少故事傳奇色彩。後來他的弟子慧立又寫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其旅途中的諸般經曆、頗多神異色彩,有的故事開始遠離史實,後來這些取經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越傳越離奇。直到南宋時期出現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裏麵才出現了猴行者的形象。
朱小青回答了趙小穎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沒想到趙小穎越問越感興趣,朱小青隻得將故事從頭和趙小穎說起,但一會兒工夫哪裏說得完,剛說到孫悟空被關進了八卦爐時,慈寧宮那邊已經來人來叫趙小穎了。
趙小穎指著朱小青畫的那幾幅畫,得意地說道:“我帶回去給太後看看,她老人家看了肯定會喜歡。”
朱小青把那張將史浩畫成貓的給挑了出來,其餘的都給了趙小穎,趙小穎像得了寶一般小心地疊起,親自拿在手上。
韋太後有了趙小穎的陪伴,整日樂嗬嗬的,最愛聽趙小穎和她說南邊那些有趣的事兒。趙小穎本來就愛搜集這些新奇故事,不但愛聽別人講,也愛自己給別人講。如今得了這些有趣的話,又在朱小青那裏聽了孫猴子的故事,回到慈寧宮後迫不及待地和韋太後分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