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回到大宋當皇帝

第八十四章:凱旋

大宋曆熙寧元年冬,捷報自邊關八百裏加急傳進了汴京城,將守將王韶率三萬將士大敗西夏十萬精兵,拓跋秉常倉皇逃竄的消息宣揚得滿城皆知。整個都城隨即便陷入一片高呼“萬歲”的聲浪之中。

大慶殿上的皇帝趙頊將王韶的公文反複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會拍著龍椅的扶手大喊三聲“好!”

趙頊如此激動,自然是事出有因的。

自拓跋元浩建立西夏政權以來,與大宋交戰數次,借著西夏兵將的彪悍,兩方之間的戰局多為西夏勝多敗少,慶曆元年,仁宗皇帝趙禎授範仲淹、韓琦為帥,與西夏交戰,同樣一敗塗地,也正是因為此戰,範、韓二人領導的“慶曆新政”也宣告失敗。

而如今,祖上從未戰勝過的西夏軍,被自己的戍關將領打了個落花流水丟盔棄甲,令拓跋秉常再不敢滋生南侵之意,如何不令人欣喜若狂?

隨即,犒賞三軍的聖旨自宮中頒出,王韶班師回朝授封平西元帥。

滿城沸騰之中,司馬光的臉色卻是極為難看,原本以為王韶領軍馳援邊關,雖不至於慘敗,卻也會被西夏軍拖上個一年半載,屆時他們便可以王韶出兵不利為由,批判王安石的新政紕漏甚多,以至外強中幹國力不濟,借以取締,怎料這才過了多久,拓跋秉常便已堅持不住了,這豈非是說大宋將士個個驍勇善戰,西夏軍一觸即潰,王安石的新政更是無懈可擊麽?

滿麵愁容的眾人之中,一位白發老者倒是一副我心甚慰的模樣:“王韶此次大敗西夏軍,了我與範兄多年夙願,本該高興才是,君實又何必垂頭喪氣?”

司馬光歎道:“韓相有所不知,這王韶是為王安石所舉薦,如今得了如此大功,朝廷論功行賞,王安石更是勢大,我的想要取締他的新法,豈非難上加難?”

老者聞言沉聲道:“老夫當日的確批評過他試行的青苗法,那隻因此法看似為百姓生計而謀,實則已被官僚地主所利用,如今他解決了百姓的糧食問題,百姓家中存有餘糧,便無人前去借貸,此法也就名存實亡了。至於其他法令,目前看來都是令我大宋國富民強之舉措,新法有功無過,為何還要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