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因為要出現的武將較多,所以簡單的提一句武將的等級分化,分為:
不入流。
三流高手。
二流高手。
一流高手。
初級小宗師。(初階武將)
中級小宗師。(中階武將)
高級小宗師。(高階武將)
初級大宗師。(馬超、張飛……)
中級大宗師。(趙雲、典韋、關羽、王越)
高級大宗師。(呂布)
以上就是【三國逐鹿】遊戲內對於武將武力值的籠統概念。
為什麽要說籠統概念呢?
自然是因為,與人比鬥,跟人所學的功法,戰鬥技巧,環境因素,心理狀態、秘法手段……等等諸多因素有關。
舉幾個例子。
王越是三國內有名的劍道宗師,若論單挑,他可能會跟呂布棋逢對手將遇良材,但是若論上陣殺敵,那王越保準撐不過兩三個回合就得被流箭射死。
這是為什麽呢?
自然是因為呂布所習功法,大開大合,又因為打小就隨父從軍,所以磨礪、塑造成了陣前殺敵型的武將。
既然是經常要經曆生死,那麽呂布與人爭鬥時的短板和弱點,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很難被人捕捉到,再加上他在常年在陣營中,與人喂招的機會也多,射箭方麵也是一流,眼力毒辣,幾乎是全能型的武將,沒有任何特別顯眼的短板。
而王越則是癡於劍道,是適合單打獨鬥型的,更注重江湖俠氣,個人格局類的宗師。
又不經常遊走在生死邊緣,也不會有人常年喂招,所以從種種方麵來講,武力值雖然跟呂布無限接近,但是跟呂布的區分還是這麽大。
我們從甄夢與石寧之間的比武就可以看出端倪。
甄夢和石寧都屬於一流高手,但是最後的比武結果卻是甄夢被石寧吊打,這裏麵的因素,就是跟王越和呂布之間的差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