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攝元年(公元6年)年末,劉縯,劉嘉,劉仲,劉秀兄弟四人,跟隨二叔劉良,十分順利地回到老家白水的舂陵侯封地,很快就適應了家鄉白水的恬淡幽靜的田園生活。
劉秀諸兄弟,過起了一種邊讀書,邊耕作,辛苦勞累,然而悠閑自在的鄉野小貴族的平淡日子。
劉秀幾兄弟心裏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老天保佑,風調雨順,能夠衣食豐足,一切順利!
起初,看見兒子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健健康康而又興高采烈地從蕭縣平安歸來,著實讓母親樊嫻都,高興了好些天。
三年不見,兒子們一個個,都長得十分茁壯。母親樊嫻都,暗暗地感激二弟劉良夫妻撫育照管孩子的深厚情誼。
想到又會經常與孩子們,朝夕相處,享受天倫之樂,母親樊嫻都,思念憂傷的情緒,一下子變得雨過天晴。
不久以後,初次見到兒子們回家的那種興奮和喜悅,終於過去了,焦慮湧上了娘親樊嫻都的心裏。
看見大兒子劉縯,二兒子劉仲以及養子劉嘉,已經漸漸地長大成人,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作為娘親的樊嫻都,心裏又多了一些憂慮,有了更多更大的心事。
當初,丈夫劉欽,還在世之時,樊嫻都就與丈夫劉欽一道,商定好了大兒子劉縯的親事。
可是如今,兒子劉縯的婚事,卻一直沒有什麽,好的進展,母親樊嫻都一直掛心、憂心不已。
“自從孩子們的爹爹去世以後,我們劉家,如今的家境,已經大大不同於以往了。
嫌貧愛富,喜攀高枝,是人之本性。與潘家的親事,會不會另生波折,中途變卦了呢?”
一想起兒子劉縯,與潘氏家族的這門親事,母親樊嫻都,就煩心不已,常常憂心忡忡地胡思亂想。
與大兒子劉縯談起他的婚事問題,劉縯卻不太上心,甚至有時,還嘲笑母親,盡操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