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號晚。
羅文送完魯米諾試劑跟針孔攝像頭探測器後,回到了警局。他的精神還是有些恍惚,不過有熟人的環節就是要避開,這是沒辦法的事……
羅文小時候跟外公住一起,在西片附近的一棟舊平房,至今都還沒拆遷。現在外公也走了,舊平房雖然還在,不過為方便,羅文還是住進了警宿舍,在新城區,跟華明住一塊。羅文跟華明也算是幾年的搭檔了!不過兩人性格並不一樣,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會有分歧,但一起生活還是挺和睦,工作分歧的影響並不波及生活。
什麽分歧呢?羅文大學是學犯罪心理學的,所以即使畢業多年,國內外新出的、關於這方麵的書籍或論文還是會買回來研讀,也包括一些純心理學跟肢體動作分析之類的書籍,但這些在華明看來,多少有些幼稚,就是不靠譜,有點兒不屑。
簡單點說,華明是那種證據為王的人,這本身其實是沒錯的,不過羅文的世界觀裏,最重要的還是人本身。因為是人想犯罪,或者人被迫犯罪被迫卷入,然後才有了偷竊、強奸跟凶殺等等一係列的惡劣行為。犯罪行為會留下痕跡或者證據,但說到底,所有的起源都還是人本身!所謂痕跡證據隻是由此產生的遺留物……
羅文有時候會想,也許人心的確波動不靠譜,這會導致追源困難,甚至是鬧出笑話。羅文有很多類似尷尬的時刻,但就是因為鬧出過一些笑話,就選擇放棄,放棄對人本身的探索,真的能放棄嗎?
羅文疑惑過這個問題,但最終觀念未變,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像布魯塞爾,那確實神化嚴重!你可以說恰巧到離譜,所以才成為了傳奇。可是,隻有恰巧沒有深耕嗎?布魯塞爾是如何推出紐約炸彈客是東歐後裔的?甚至精確到斯拉夫人?還住在康涅狄格州?因為布魯塞爾做過大量工作,書信字跡習慣早就排除了普通的美國人,鎖定歐洲後裔(指移民美國未超兩代),而歐洲,哪裏的炸藥傳統最濃厚?答案是東歐一帶!炸藥傳統更進一步說,最最濃厚的當然是斯拉夫人!斯拉夫後裔多住在紐約旁邊的康涅狄格州,有炸藥傳統又離得近!是三個點的重合了吧?雖然邏輯閉環不是絕對的,但事後證明,就是符合!布魯塞爾的工作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