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邊總督楊鶴,字修齡,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萬曆三十二年,中進士,授都禦史。因妄議遼東戰事遭忌,被迫返鄉。
1628年,客魏逆案牽連甚眾,朝廷官員奇缺,崇禎召楊鶴出任左僉都禦史,又提升為左副都禦史。不久,陝西總督武之望病逝。崇禎任命楊鶴為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此時,楊鶴的談興正濃,但聽他道:“本督認為,為人為官之首要,當為幹淨擔當。擔當不是一句空話,隻有幹淨了才能真正地敢於擔當。
何為擔當?說白了,就是不虛飾不奉迎不計個人得失,一往無前地實踐認定了的主張。
這裏麵當然是有風險的,想必諸位都知道,鶴在擔任禦使、管理兩淮鹽法、巡按貴州期間的所作所為,尤其是薩爾滸大敗後,鶴直言其失,遭人忌恨。
虧得新皇勵精圖治,才重新啟用鶴。鶴百折不撓,不改初心。朝臣皆嫌陝西清貧艱苦,鶴獨不懼,欣然而來。
鶴曾向皇上直言,大規模戰爭、兵役以來,經常不斷地對下邊進行加派,目前公私財力交困,百姓的元氣受到了傷害。遼左、貴州、四川兵敗失控後,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氣受到了傷害。朝廷裏縉紳結黨,彼此傾軋以來,謀逆的宦官乘機打擊好人,士大夫的元氣受到了傷害。
現在的國家就如同大病初愈,身上脈絡還沒調養好,風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辦法在於培植元氣。
陝西‘盜賊’之起,亦是如此,總因饑荒之極,民不聊生。因此,鶴力主招撫為主、追剿為輔。
所幸的是,鶴的主張得到了皇上的認同。鶴清慎自持,撫恤將士,有效地貫徹了鶴的主張,使得陝西的各路盜賊均已接受了招安。”
說完,環視著眾人,一臉的自得。
眾人也有不以為然者,見其如此,遲疑著道:“總督清慎自持,盡力招撫,固然讓陝西的盜賊均已接受了招安,可是,陝西的盜賊為什麽反而會越來越多呢?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讓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