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和紮裏合兩人走到場地中央,兩人相距十步站定。
紮裏合雙手握刀,立於胸前,直視著蒙恬,眼神中充滿了殺氣。蒙恬則是單手持刀,刀尖朝下,斜持在手中,同樣將目光盯在紮裏合身上。雖說這場屬於這兩個人的戰鬥還未開始,在場的的趙禮杜輝以及烏魯等人都感受到了那種能讓人窒息的緊張感。
紮裏合先動了,握刀姿勢不變,腳步輕快,迅速前行幾步後,高高躍起,將手中的刀劈向蒙恬。蒙恬見紮裏合先手開始了攻擊,且來勢凶猛,不慌不忙將身形一側躲開了這來勢洶洶的一刀。紮裏合見一招沒有奏效,手中刀刃轉向,繼續橫掃蒙恬的腰部。蒙恬一個向後空翻一個跟頭,又是躲過這一刀。
紮裏合兩刀都沒有打到蒙恬,反而是被他輕而易舉的躲了過去,不過他並沒有氣餒,用手裏的刀繼續直刺翻身落地的蒙恬。蒙恬將手中的刀橫向立於胸前,一手握住刀柄,一手按著刀尖,正好用刀身擋住紮裏合的這一刀。
紮裏合使勁將手裏的刀向前刺去,將蒙恬的刀頂出了一個弧度。紮裏合使用的刀是戎狄王庭內分量最重的一把刀,這把刀在紮裏合手裏曾經活劈了一匹馬,所以被戎狄人稱作斬首之刃,為了鑄造這一把刀,幾乎浪費了戎狄王庭內幾個月積攢下來的鐵器,還好這把刀在紮裏合手裏起了作用,震懾著戎狄周圍的敵人。
蒙恬的刀則是秦軍軍隊裏麵的製式佩刀,本來蒙恬是不喜歡用刀的,隻不過在戰場之上,用劍沒有用刀殺敵方便,所以蒙恬還是在黑風的背上多準備了一把佩刀。秦國的冶煉技術已經很是高超,再加上有諸子百家中擅長鑄造兵器的公輸家族提供幫助,所以秦國軍隊的兵器質量在眾多諸侯當中是最好的。蒙恬手中的刀是公輸家根據秦軍士兵的身高,臂長以及力量大小專門製作而成,刀身扁平細長,刀身較軟卻也不易折斷,所以這把刀現在被紮裏合頂成一個很大的弧度卻還是沒有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