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書生萬戶侯

五十九章:同床異夢

大漢軍製自開朝以來大改八次,小變不計。連如今未央宮殿堂臣席左側武職鼇頭的太尉都曾被抹名數次。更不要提底層那些雜號將軍和郡縣裏連品級都沒有的武吏如何掙紮浮沉。

百年前率領數十萬鐵騎南下踏碎一場盛世的依哈單於曾經在臨陣沙場中活活拖死當時的太尉契平誌,被史書寫作‘舞屠之禍’的三十年間別說姓名無法考究的將軍都尉,四品以上的武職將軍都死了四人,其中最慘的就是太尉契平誌,被依哈單於的汗血寶馬扯出腸子拴在馬尾,在長安城外繞城拖了整整一圈,哀嚎聲讓守城士卒皆聞之喪膽,更有無數官員愴然淚下,使得本來就已經跌到穀底的士氣更是落入萬丈深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匈奴遊騎放肆的馬踏中原。

這件舉國禍事被整個大漢認做國恥,為避嫌特撤去太尉一職,直到五十年後恢複國力才重新設三公,稱太尉。

開朝後劉麟於九州境內險要關隘設都護府,都護使由有才能的皇室宗親所擔任,並配予副職,後又恐都護使兵權過重,百年間連削數十次,直到景運年間撤銷都護府,立郡兵,屬郡守直接統轄,戰時做兵,無戰時屯田。此製度延續至今。

此舉有利有弊,雖說解決了糧食問題,可由於多年種田,大多郡兵拿起鋤頭釘耙的時間比刀劍還多,戰力低下,後來大多郡守都會挑出精壯之士,區別開來。

今下隨著樊郡丞開赴群虎山的一千多郡兵就是此類將士,不用和尋常郡兵一樣在田間操勞,隻管校武操練,否則樊郡丞也不敢帶著一千號人來收編近十倍於他的群虎山匪寇。

身披赤色鐵甲的隴右郡郡兵看著一隊又一隊被擒的怯高峰匪寇抱頭排列跪在山頂上,老魏頭身後跟著十幾名心腹陌刀手,刻意與這幫浸染著血腥氣息的郡兵拉開一段距離,有些涇渭分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