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七郡,窮苦不過東羌武威,富饒不過隴右天水。
和隴右郡以豐田多產的天然優勢不同,天水郡之所以成為涼州每年賦稅第二的大郡不是因地富田光,而是商資。
自廣文帝長驅匈奴以來這十幾年來,天水郡每年上繳國庫的賦稅幾乎年年翻倍,大有趕超隴右郡的勢頭,至於這十幾年來連續走馬上任的地方郡守官吏,更是各個撈的富態萬千,非是五花馬不騎,千鎏轎不坐,讓附近幾個郡縣官吏瞧的眼紅。
哪一個大人家裏沒有千金翡翠玉?哪一戶小姐不是綾羅繡金裙?如今的天水郡郡守更是遠近聞名的吞天饕鬄,光是手裏把玩的玉白菜都是西域上品,更不要說府中成群妻妾穿戴的金銀俗物了。
之所以天水郡一年富過一年全因廣文帝生前的一句話,當時西域小邦進貢來一種中原從未見過的水果-西瓜,廣文帝品嚐後讚歎不已,一時間長安城內不論王侯將卿還是普通的商賈庶民,都為得到西域水果為榮,用普通百姓的話說這可是當今天子都讚口不絕的果品,有幸嚐一口豈不是和皇親國戚一般?
當時進貢此水果的富商名聲大噪,大漢以士為首,農工商次之,可這無官無爵的富商竟成了長安朱門豪闕的貴客,不少身份清貴的達官功勳都擺低了姿態不惜千金求著名叫西瓜的果品。
轟動長安的事情傳入涼州後,不少嗅覺敏銳的商賈都看到了商機,與西域諸國通商,而天水作為必經之路,更是湧進無數想要投機的商賈,朝廷樂見其成,短短十年在算不上廣闊的天水郡力增設七道關隘,無官府通牒不可出入,一時天水郡守府前人潮人湧,都為求一道通牒費盡心思,這才有了當今的局麵。
雖然涼州暴亂波及極廣,可天水郡卻未受任何影響,郡府平沙城坐落在荒涼戈壁之上,是西域通向涼州的必過之城,建城之初不過百戶居民,現在不光城樓高了三丈,城池更是不斷擴建,城中民戶更是狂增到了五十萬戶,夜罩平沙,燭火萬千,儼然一副塞外明珠不夜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