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局的一間小會議室中看了整整三天的案件卷宗,黃粱意識到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麵對分局冷庫中那些浩如煙海的陳年舊案的卷宗,黃粱一個頭兩個大。他再一次意識到科技的進步是多麽的便利。但他借助不了科技的幫助,他隻能獨自在紛繁的資料中尋找到很可能並不存在的線索,這讓黃粱在中途幾次想到了放棄。
好在,最終,他的堅持得到了回報。
在黃粱翻閱了摞起來足有一人多高的案件卷宗後,李大軍的名字在一起未被偵破的強奸殺人案中出現了。
這一發現給疲憊不堪的黃粱打了一針強心劑,他立刻全神貫注的翻看相關資料。
這件案子發生在23年前,一名年僅17歲花季少女——陳好——的屍體,被人發現在一座郊區的倉庫內。她身上留有遭到粗暴侵犯的痕跡。
女孩在遭遇到非人的折磨後,被歹徒殘忍的勒死,拋屍當場。由於當年的刑偵手段的匱乏,警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也沒有把案件偵破。
或許同樣的案件放在今天,結果就會完全不同。但是在二十多年前,沒有精密的檢測技術、沒有健全的指紋庫、沒有遍布各個角落的天網係統,等等。眾多因素疊加起來,讓本案的凶手至今仍逍遙法外。
李大軍在這起案件中,並不在警方懷疑的範圍內,他是以受害者朋友的身份,協助過警方的調查。當時警方重點懷疑的是一名叫做張大民的地痞流氓,但最終因為證據不足,不了了之。
在倍感諷刺的同時,這一發現引起了黃粱極大的興趣。
他把這件案子的卷宗挑出來,進行反複閱讀。雖然資料中沒有出現陳寧的名字,但是黃粱的直覺在告訴他:這就是他孜孜以求的突破口!
黃粱試圖聯係當年參與過這起案件調查的人,但是時間過去的太久了。歲月逝去了二十多年,當年的親曆者大部分都已經杳無音信,不知所蹤。其中很大一部分親曆者甚至都已經離世。而為數不過的幾位仍在世的人,也很難再聯係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