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門,出現在長孫衝麵前的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書房,書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不少的書籍。
長孫衝緩緩來到書架上,隨意抽出一本。
“天工開物”
接著,還不等長孫衝翻開這本書,大量的信息便湧入了他的腦海中。
“這,怎麽和我記憶中的書不一樣!”
《天工開物》由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根據當時的工業情況編撰而成,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當時最為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知識。
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蠟燭、紙張、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生產技術,在書中應有盡有。
正因為這樣,有人也稱它是華夏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對於這樣的名著,長孫衝也是讀過的,當時便對古人的奇思妙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讚歎不已。
但是現在,出現在他腦海中的這本天工開物卻和他記憶中的有著巨大的差異。
準確的說,是多了許多的內容,原書隻有三卷十八篇,而在長孫衝腦海中卻足足有三十六篇。
而且多出來的內容比之原書更為精妙。
“這是怎麽回事!”
帶著深深的疑問,長孫衝拿起了書架最上麵的一卷竹簡。
單從材質上,這竹簡的年代就更為久遠。
“鬼穀機關術”
同樣,在長孫衝讀出名字的一瞬間,其中的內容便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黃帝內經、黃帝外經”
“墨家機關術、魯班書”
“連山、歸藏、周易”
“山海經、搜神記”
……
一本本的奇書出現在了長孫衝的腦海中,而且無一例外,書中的內容都比在後世看到的那些更為豐富,更為精妙。
如果隻是一本兩本,長孫衝還認為是因為時間流逝才讓這些名著麵目全非,但這裏的每一本都是如此,就讓長孫衝有了另外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