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蠻族精疲力盡於征服人類,最終,卻死於兩個半人之手——那兩個人,一個叫謝寧……”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天陰沉沉的,正下著小雨。似乎有一波冷空氣正從極北乃至世界的第一高峰——高聳入雲的烏奇山脈上南下。
這是很正常的事。烏奇山脈本就位於極北,靠近極北大雪森一線。它海拔極高,又處於氣溫極低的極北,自是長年冰峰雪嶺,而那塊地域又多能製造氣流的複雜地形。是以,它是帝國北部的降溫發動機——每當烏奇山脈的冷空氣流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它便會席卷南下,覆蓋整個華夏帝國黃河以北區域,乃至更遠。
所以,這也導致了這幾天,從燕京到極北,遍空陰霾。
……
同時,烏奇山脈更乃是帝國極北要塞身側的天然屏障。帝國的整條新長城防線,就是依托它而往東延伸,一直抵達極北軍港北方不遠處的海岸。從陸到海,烏奇山脈與極北要塞及極北軍港,就這樣連成一線。將極北可能的危險,死死封鎖在極北深處。
當然,這並不代表著帝國認為新長城防線就極為可靠,從此可以萬事無憂了。事實上,極北軍團並沒有全數堆積在新長城一線——要塞加上各防線永固戰堡群裏,也不可能更是不需要塞下這麽多人。
在橫貫極北的大淩河一線,帝國同時在河南岸亦是設置了第二層防線——半個極北軍團駐紮在這裏。同時,它的身後,也是帝國極北軍區最大空軍基地,大淩河空軍基地之所在。
大淩河防線遙望烏奇山脈,為新長城防線提供了必要的支撐,與萬無一失的保障。
……
此時,在燕京與極北之間的昏暗天空中,幾架大型魔能運輸機正轟鳴著,在密密的雲層中若隱若現,迅疾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