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直用不慣毛筆,而抄錄結構圖的過程中,許三寶發現了一種很好用的東西叫炭筆。
炭筆就是工匠作圖做記號的時候才用得到,文人士子是不用的。說白了就是用柳枝燒出來的那麽一根碳棒,成本自然很低。
許三寶自然很喜歡,因為不用走到哪裏都帶著文房四寶啊。
而且他和宋應星學了怎麽燒製之後,立刻把炭筆改進了一下。專門用細細的柳條燒成很細的炭筆芯,打磨後在外麵用兩根細細的竹篾刻上槽,把筆芯夾起來,再用布條隨便裹起。這樣就成了很簡陋的鉛筆一樣的炭筆。筆芯不容易折斷,也容易書寫,不會搞得滿手是黑灰,還可以寫出比較小的文字。
宋應星也誇此筆大妙,如果不是這東西賣不出錢來,說不定可以借此發財。
忽然頭頂上飄下一朵茉莉花,落到了他頭上。
許三寶正忙著做筆記,沒有理會。
誰知接著就有第二朵,第三朵。
許三寶一抬頭,見到頭頂上有個假山的山洞,一個頭梳雙髻、黃發垂髫的明豔少女,也就是十二、三歲的年紀,從洞裏探出頭來,手裏拿著一個茉莉花枝,在抿嘴對著他笑。因為爬來爬去的關係,白皙如玉的小嫩臉上髒了一塊,發辮也歪掉了。
許三寶心想,這小姑娘大概是府裏的丫環吧,以李家的家世,斷然不會讓小姐們去爬山鑽洞的。
可愛的少女就是幹啥都可愛,許三寶也不氣惱,將頭上的茉莉花抖掉,繼續做自己的記錄。
那小姑娘在頭頂咳了一聲,說了幾句聽不懂的話,似乎是某國外語。
許三寶原本也聽不懂,假裝沒聽見。
那少女道:“兀那黑廝!”
許三寶惱火起來,這大明官話我還能聽不懂麽?我長得黑關你什麽事?凶巴巴抬頭瞪了她一眼。
那少女被他瞪得縮頭回去,不到一小會兒從假山裏爬了出來,忽然湊到許三寶身邊,說道:“你根本不是印度人。幹嘛穿得跟印度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