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繼續發酵著。
而俠義團的"義舉"接二連三。
某資本家府中被盜,丟失大量儲存的現金,資本家去報案,但第二天的皇都新報上卻出現了資本家克扣員工工資及撫恤、合同欺詐等證據,不久後報紙刊文稱有自稱被此資本家老板欠薪的人收到了欠下的工錢,特此匿名向"俠義團"道謝。
某皇都附近的慈善院裏的孤兒和老人被虐待,惡行得到製止,報紙上的照片引發了民眾的廣泛同情以及對慈善院惡劣做法的譴責,有自稱是慈善院大股東的有錢人在報紙上回應說已經通過董事會將原院長裁撤,並將相關人等辭退乃至送去法辦。
某兼放高利貸的地下賭場**人陷入賭博惡習,入局者傾家**產者眾,付不出高額利息的賭場遣人強搶欠債者妻女,導致無數家庭破碎人倫悲劇,但在某一夜賭場卻整個被端掉,案首們被綁著送到了附近警署,等治安警方趕到賭場查證,卻發現裏頭的賭博設備被銷毀,欠條之類全都付之一炬……
諸如此類,在媒體界有心人的炒作下,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報紙版麵上看到"俠義團"及其義行的相關報道。
而在這種熱烈氛圍下,俠義團的事在普通民眾間得到了最廣泛傳播,大部分人都像報紙裏描繪的那樣,將俠義團稱為正義使者,有人甚至直接找到皇都新報等報紙報社所在地,詢問和俠義團的聯係方式,委托俠義團去解決他們所遭遇的危急和麻煩,對付那些惡劣的人或團夥。
而俠義團"團長",就是新報上那位戴麵具批披風穿黑色衣服的"領袖"形象也一時流行,麵具脫銷,披風到處都有賣的,夜間在街麵行走,不時就可能看見一個模仿報紙上打扮的年輕人,那對他們就是潮流,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小孩子了,口稱長大後理想是加入俠義團,過家家打仗都是裝扮成俠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