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鮮國與遼東郡接壤,你可知道他們為何偏偏走海路?”徐薑問道,而蒙樂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按道理來說雖然海路會稍快兩日,但海路卻也有危險,這箕子朝鮮使節團舍安而取險必有其原因。
而徐薑卻沒有立刻說明原因,隻是說站的久了有些疲累,蒙樂這時才恍然大悟,他命人取來坐墊請三人入座,然後又讓人準備暖盅溫茶,等一切準備就緒,徐薑才道謝後與蒙樂麵相而坐。
“當年我大秦滅楚,山東六國隻餘下齊國之時,原本遷入鹹陽的各國大族紛紛外逃至齊,希望借助齊國的力量對抗我大秦,燕王喜與代王嘉更是企圖重建燕趙之國。然而王賁將軍繞道遼東,完全插入了齊國防線之後包圍臨淄,幾乎是一箭未發的情況下滅齊,但那齊國部在西線的由各個勢力組成的三十萬軍隊哪去了?”徐薑幾乎一口氣說完這句話後,突然變得安靜下來,她的一雙妙目看著蒙樂,似乎在等他給自己一個答案。
其實秦國滅齊的時候,蒙樂年紀尚幼,他隻是聽說王賁將軍奇襲齊國都城,一舉攻破齊國,但是卻無人去考究那三十萬齊軍是否都降了。
“再問將軍,可曾聽過張良?”徐薑看到蒙樂一臉懵懂,於是她又問,而這次蒙樂卻點點頭,畢竟這個韓國的謀士令大秦朝堂頭痛,幾次三番追捕都被其逃脫,徐薑提起張良難道與他有什麽關係?
徐薑說當年齊國部隊中自然也有韓國舊部,雖然當年王賁將軍曾經親手剿滅韓國企圖複國的部隊,並斬首六萬餘人,但卻單單被張良這個策劃者逃掉了。
而張良後又聚集韓國殘部投奔齊國,那三十萬大軍自然也有張良的人馬。
“齊國國滅,據聞張良率各國族人向東而去,遼東郡郡守龍江本接到命令追捕張良,但我卻聽聞張良逃至濊國棲身,而那濊國比鄰遼東郡,不知龍郡守為何遲遲沒有行動。”徐薑說到這裏蒙樂算是有些明白,看來那箕子朝鮮之所以選擇海路,就是為了躲避濊國的騷擾,更何況那龍江與濊國什麽關係不定,否則怎會遲遲未聽聞遼東郡追捕張良的消息?